8月17日上午,我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院与浙江中林勘察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鸿路钢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单位强强联合,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嵊州为试点,开展地下停车库的研究、开发、设计施工。这是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杭州分院近两年内第三次参与城市地下停车库领域的研究,也标志着该分院在井筒式地下停车库项目设计中又迈出重要的一步,并在行业中取得领先地位。
当前,我国的“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大中城市难以治愈的“顽症”,截止2014年底,我国汽车保用量突破 1.5亿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汽车保有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购车刚性需求强劲,我国汽车保有量将继续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车辆和停车位比仅为1:0.45左右,远远达不到1:1.2国际标准,城市停车矛盾已经十分突出,解决停车问题已成为城市建设中刻不容缓的问题。
作为中建系统唯一一家专注于地下空间开发与研究的勘察设计院,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积极探索开发城市深层地下停车空间,解决制约停车产业发展的土地资源,为停车产业打开发展空间,在此领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2016年7由该院勘察并设计的全国首座、同时也是最深的井筒式停车库——杭州密度桥路停车库建成使用。该项目位于杭州市政府北门,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采用了三个联体井筒,筒深34米,相当于19层楼高,每个井筒停放38辆车,加上地面11个车位,可有效停放125辆车。该项目获得巨大的社会影响,当地媒体多次进行了报道。2015年国庆期间,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视察了该建设工地,做出了“值得推广”的指示,随后,杭州市城投邀请该院多次参与了开发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库的咨询论证工作。
2016年5月,该院与杭州牛斯顿立体车库有限公司及杭州西子石川岛停车设备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以绝对优势中标南通市通州区市民广场地下公共停车库。该项目位于南通市通州区市民广场中心区域,拟建设6联体井筒式地下立体车库一座,共6个井筒,每个井筒深34.8米,用地面积1959平方米,设计240个停车位。
随着该院在地下停车空间设计研究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相继有浙江省嵊州市人民政府、中铁隧道局、安徽鸿路钢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政府及企业与该院洽谈合作事宜,该院目前已提交了浙江嵊州地下停车系统咨询论证报告以及安徽鸿路地下停车库的初步设计方案。


我会副会长、房地产建筑建材专委会副主任姚文宏(中间)